南通出租車經營權將免費使用 “的哥”仍犯愁
時間:2020-11-03來源:南通租車公司點擊數:次
南通出租車經營權將免費使用 “的哥”仍犯愁
南通全市出租車經營權將正式結束有償使用,一年下來減免的費用多達4000萬元,金額數排在省內之首。如此“大手筆”的政府讓利,可見南通希望出租車行業向好發展的決心。
誠意滿滿的優惠政策,自然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。但記者發現,皆大歡喜的背后,有不少出租車司機依然惆悵。他們告訴記者,費用減輕肯定支持,但目前他們最希望的是能接到更多的生意,否則哪怕“份子錢”歸零,跑單壓力依舊與日俱增……
日常被打破
“價格戰”讓單子越接越少
王天付,南通交運出租車的一名老司機。他早年當過兵、搬過磚,2004年成為南通一名普通的出租車駕駛員,現在已快到了退休的年齡。
“春節前3個月,我的訂單數量突然就下滑了,本來每天能賺到1000元(經營額)的,那幾個月只有700多元,后來不得不拉長工作時間。”王天付說,打從那幾個月開始,他每晚要到凌晨1點才下班,勉強能支撐到800元一天的收入,他還發現,越是大白天生意越難做。
比如,路過某小區,不少年輕人會拿著手機站在馬路邊翹首以盼。但王天付知道,他們基本是不會向出租車招手的,因為沒幾分鐘便會有一輛私家車??拷涌?,即我們俗稱的“專車”。
在“專車”正式進入南通市場前,園區是出租車司機最愛去接單子的地方,人多、路寬、里程數長??涩F在,不少“的哥”寧可選擇在路不好跑的市區做生意,為啥?園區“專車”多。
“現在坐出租車的,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拿發票報銷的,還有是上點歲數不太用手機的,另外也有‘膽小’的。”王天付告訴記者,有一回他在汽車南站接客,一外地小伙子拿著手機上車后,發現坐的車子居然還有10元起步價,立馬下車。
原來,小伙子在用“滴滴打車”軟件,選錯了車型(本來想打專車的,卻叫了出租車),于是他取消訂單再選了一輛。
以前是客人投訴出租車“挑肥揀瘦”,現在則是有人上了出租車,發現還有起步費?不行,我得下車。
這是為啥?便宜唄。畢竟坐出租車的,乘客付了多少錢,司機就拿到多少錢,但坐“專車”的,乘客花了10元,司機到手可能20元不止,差額補貼由“專車”公司發放。
大部分“的哥”看來,這是一場極不公平的“價格戰”,他們承受不起。
聊聊“份子錢”
4803輛出租PK十余萬專車
大年初五,市民薛小姐結束了春節英國自由行,從上海浦東機場乘坐大巴回蘇。大巴車在園區的??奎c熄火,一大波旅客下了車。
“要打車嗎?”“不用,我已經用手機叫到車了。”“那還得等車來,你看我車就在旁邊,上車立即出發。”薛小姐發現,自己身邊居然停滿了空的出租 車,司機則不斷“招攬”生意,無奈大部分人都搖了搖頭,說叫了“網約車”。那一瞬間,她突然覺得“的哥”的姿態很低,他們最近生意看來真的很難做。”“
記者從市交通局了解到,目前市區共有4803輛出租車,包括4303輛普通車及500輛電調專用車。普通車里,300多輛為個體經營,1700多輛掛靠在公司,另外的2000多輛全部為公司化運作,包括交運、強生、大眾出租等。
相比之下,“專車”市場要龐大的多。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,市區的全部“專車”司機早已突破10萬,里面部分是業余兼職者,部分是專職人員,隸屬公司有:優步、滴滴、神州專車等。
除了在數量上有壓倒性的優勢,在實際的操作成本中,專車”也低得多。“
就拿車型來說,通過上一輪更新換代,南通許多新的出租車為朗逸,價格在10萬元以上,且只能使用5年。不過“專車”暫時沒有使用年限的規定,加上對準入門檻的放低,甚至有“面包車”加入行列。
營收方面,扣除上文提到的差額補貼,“份子錢”一度成為社會爭論的焦點。記者從南通公共客運交通協會了解到,以大眾汽車為例,“份子錢”包含司機社保、汽車租金(折舊費)、車輛保險、風險防范、企業管理費(場站建設、企業服務)等,平均每天300元。
按照每人每月15天工作日計算,“的哥”的份子錢每月約4500元。假如“的哥”一天的營業額是800元(汽油費或燃氣費算220元),不算任何車輛故障和意外,每月凈收入4000多元,與兼職“專車”司機賺的差不太多。
嚴厲的行規
不良記錄者無法成為“的哥”
“早幾年,我們公司還有人托關系進來,現在可能要面臨招不到人的尷尬了。”在南通一家大型出租車公司的辦公室內,沈姓的主任苦笑道,“出租車司機跳槽原因很多,最關鍵的還是收入少了。”
沈主任告訴記者,“的哥”轉行“專車”司機的肯定有,公司出車率比以往降低也是事實,可即便如此,他們對招收出租車駕駛員的要求沒有降低,“證件不齊全,有不良記錄的,都不能招進來。”
按照要求,出租車司機的駕齡需要在3年以上,且男性不超過45歲,女性不超過40歲。除了必須擁有駕照和車輛營運證外,每位司機都必須先通過運管部門的考試,獲得相關資格證,還有上崗證、治安證。
“我們在招錄司機時,會把他們的身份證號碼放到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查詢,一旦發現有任何不良記錄的,堅決拒之門外。”
進公司后,“的哥”不僅要參加1~3天的崗前培訓,每人每周還要將車輛開回場站進行檢修,一方面保證車容車貌,另一方面對性能安全做測試,發現故障及時修理。
每月公司會有一次安全會議,每名駕駛員都得到達現場(分為不同車隊參加),再度進行安全培訓、服務培訓。對于有乘客投訴或交通違章的,視情況進行再學習。
嚴厲的行規才能讓出租車的隊伍規范。沈主任說,考慮到近兩年司機收入下滑,物價又在增長,公司也在想辦法給他們適當的安慰,“逢年過節發些慰問品,遇到有個人問題的多開導多關心,盡可能去幫助他們。”
改革與監管
新的行業平衡需要共筑
去年10月10日,交通運輸部的《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和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兩份征求意見稿一發布,就引發公眾高度關注和熱議。
今年元宵節,南通市人民政府為進一步減輕出租汽車行業負擔,決定從3月1日起市區出租汽車經營權全部無償使用,每輛車每月省下1000元,引起央視關注。
“政府的這次讓利,使我們看到了改革的希望。”南通公共客運交通協會副會長屠德發說。
屠德發曾在大眾出租車公司擔任經理職務,退休后從事協會工作。據介紹,目前南通共有21家出租車公司和1家個體協會,面對“專車”突襲壓力普遍很大,可從中他也看到了傳統出租車行業改革的迫切需求。
“不得不承認,‘專車’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上很成熟,才短短1年不到,就通過補貼、優惠讓大部分年輕人養成用手機打車的習慣,叫人吃驚。”他認為,既然乘客們已經養成了手機打車的習慣,傳統出租車行業擁抱互聯網也是必然,“當然,路面揚召也必須保留。”
實際上,南通“的哥”不少在“違規”使用第三方手機軟件搶單,因為“這種軟件乘客基數大,使用的人多,生意會好些”。
技術之外,還有價格。
出租車的定價是政府部門決定的。南通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沒有太大變化,都是10元起步。“專車”不同,定價扔給市場決定,如遇到節假日、惡劣 天氣等“僧多粥少”的用車高峰,乘客支付的價格會翻倍。“‘專車’的價格可以交給市場,但不能缺少監管,否則容易出現惡性‘價格戰’,對兩種行業的發展均 不利。”屠德發說。
此外,“專車”的資質問題也需要有個交代,不能讓平臺成為“黑車”搖身洗白的工具,制造潛在的社會危害。
傳統出租車須改革,新生“專車”須監管。屠德發告訴記者,能為“的哥”們消愁的,應當是雙方共筑的新行業平衡,期待政府部門的下一步動作。”
上一篇:預防汽車積碳的技巧-南通租車
下一篇:南通養車寶典:輪胎保養常識 你知多少?